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今天是2022年4月的最后一天,而2022年是疫情的第四个年头了。今年开局良好,上海零星发现的病例都被精准防控住了。直到3月下旬的这波疫情,破防。
3/14开始居家办公,娃也开始在家上网课。那个时候,已经有部分小区封控了一段时间了,形势越来越严峻,所以全市学校上网课,公司员工居家办公,工厂实施闭环管理。
3/20小区封闭,东门被用板子钉住,南门只进不出。3/22楼栋封闭,因为有密接,楼下搭起蓝色棚子,开始有志愿者驻守,居民不能下楼走动。医生到楼栋口来做核酸;快递及团购物资由志愿者从南门取回放楼下。
一开始,大家都乐观地认为最多14天就能解封,清明节还可以出门踏青。快递还能正常送货,买菜也一直在买菜平台买,因此也没有刻意去屯很多生活用品。
3/27晚上宣布在以黄浦江为界,浦东第二天开始全域静态管理,当时给出的解封时间是4/1。4/1浦西加入静态管理,浦东继续封控。这时候物资开始逐渐紧张起来。各大买菜APP开始抢货。街道乡镇开始发放物资,外省市捐赠的物资陆续发放。再往后,社区居民开始自救,社区团购成了家庭物资补充的主要渠道。
4月的最后一天,楼栋解封了。可以下楼在小区里稍微走动一下,得自己去南门取自己的快递或团购物资(之前都是志愿者送到楼下)。
抗疫过程中,基本上老百姓都是很配合,毕竟大家都希望早点控制住疫情,让生产生活恢复正常。每天不是核酸就是上午下午两次抗元自测。
上海之外,包括国外,都以为上海到了很恐怖的境地,疫情严重,病死了很多人,物资匮乏,饿死了很多人。妈妈在老家担心的睡不着觉,要打视频确认我们都还好,没有挨饿;外地的亲友同学都来询问有没有困难,要不要寄物资过来;在国外的朋友,转发社交媒体上的帖子问我是不是真的这样,有没有那么惨。这时候我都打开冰箱让大家看看,挨饿是不至于了。但对于极少数不用手机不用微信的家庭,不参与社区团购的,物资匮乏肯定是必然的了。
到目前为止,公司上海办公室的员工已经居家办公45天了,上海仓库也不能发货。随着这波疫情在全国蔓延,特别是在应对奥密克戎方面上海已经打了样,各地严阵以待,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经营,产生连锁反应,商业活动停滞,企业收入锐减,艰难维持,情况持续下去,降薪裁员破产的企业将越来越多。
本轮疫情之初,张文宏发一个微博,科普了一下奥密克戎的知识和香港的经验,大意是这个新型病毒传播快,但重症和病亡率很低(香港数据),更类似大号流感,让大家不要恐慌。社交媒体上关于开放全民免疫还是坚持动态清零天,有很多激烈的讨论。副总理到上海督战后,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动摇。每日筛查出的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最高到2万余人,到4月的最后一天,降到不足1万人且都是在管控人群中发现的,意味着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已经实现。管控区物资保供逐步改善,后续管控人群逐步开放,复工复产和正常经济社会社会也将逐步恢复正常。
需要指出的是,最近一周上海因新冠病亡人数每天都在50人左右,少数中青年,大部分是有基础疾病、未打满三针疫苗的老年人。每天从方舱医院出院的人数在1万至2万之间。动态清零还是“躺平”的防疫方案争论也许要到疫情结束后很久才能评估出结论,但对本次疫情的应对以及其亲历者都已经毫无助益了。
空荡的大街,即将恢复往日的喧嚣;渴望自由的灵魂即将得到释放。经此一疫,多少人开始重新体味这烟火人间,更加珍惜得到与拥有。